文物消防安全方案(精选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物消防安全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物消防安全方案1为加强和规范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定,以及消防四个能力建设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制定预案的目的
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是为了在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制定预案的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四个能力建设的要求,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为依据,严格依法实施。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文物保护单位成立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火灾现场指挥,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由镇长、分管消防安全领导、分管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总指挥:陈天旺(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总指挥:丘祥舜(党委副书记)
张敬年(党委宣传委员)
成员:曾美琼(党政办副主任,负责党委秘书工作)
袁鹏(团委书记,负责政府文书工作)
罗荣柱(村建站站长)
罗俊发(文化站站长)
王浩(文明办干部)
王焕春(才溪村党支部书记)
林新杭(才溪村村委会主任)
王伟(下才村党支部书记)
林振寿(下才村村委会主任)
消防应急指挥部职责: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和消防站开展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协调配合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四、下设六个专门工作组
(一)消防组(灭火行动组)
组长:丘祥舜
成员:才溪专职消防队(罗荣柱、谢锦文、黄金发、郑建辉、王其兴、罗凯、赖天胜、黄志光、修振锋、吴瑞武)
职责:现场灭火、抢救被困人员。消防队可进一步细分为灭火器灭火小组、水枪灭火小组、物资疏散小组等。
(二)疏散引导组
组长:刘钰林
一组:王焕春、王开金、林清城(负责王集成将军故居)
二组:王伟、林锦明、王志云、林如城(负责汉章堂)
职责:引导人员疏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
(三)安全防护救护组
组长:张敬年
成员:王浩、林新杭、林振寿
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视情转送医疗机构。
(四)火灾现场警戒组
组长:黄晋泉
成员:林聪、王志华、林新荣
职责:控制各出口,无关人员只许出不许进,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
(五)后勤保障组
组长:王瑞华
成员:曾美琼、王桂英、李秀华
职责:负责通信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供电控制、水源保障。
(六)机动组
组长:周维奎
成员:袁鹏、吴福祥、林华生
职责:受指挥部的指挥,负责增援行动。
五、火灾处置一般程序
(一)报警: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群众、值班人员发现火情后应立即向镇政府办公室报警,电话xxxx,或直接报“119”火警。
(二)接警:办公室接警后,应立即向上级领导和消防应急指挥部报告,迅速通知才溪专职消防队组织人员形成灭火力量进行灭火。通知各工作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三)处置:指挥各工作小组、消防队迅速集结,按照职责分工,进入相应的位置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四)清点:处置结束后或在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及时清点人员和已疏散的重要物资,查清有无人员被困于火场中以及有哪些重要物资需要疏散,并将情况及时告知火场指挥员。
六、善后工作
火灾扑灭后,由文化站及才溪村、下才村协助公安消防部门:
(一)保护火灾现场;
(二)查明火灾原因;
(三)调查火灾损失。
七、责任追究
对发生火灾事故、损失严重的单位(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严肃处理。
八、附则
本应急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文物消防安全方案2为了加强文物保护,预防并及时控制各类危及文物安全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依据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始终把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排查隐患,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尽量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依法管理:严格按《文物保护法》应急处置工作。
(三)属地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四)快速反应:成立文物突发事件、处理事件应急小组,在事件发生后即进入应急状态,启动预案,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控制事态,降低损失。
二、应急组织及职责
(一)成立“文物建筑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组长:孟孝成(村书记)
副组长:黄道勋(村主任)
成员:陈春艳 魏定玉 尹 虹
吝顺 周 欢 卿上春 王正云
(二)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是:
1、组织、指挥、协调各有关部门参与应急活动,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2、及时向镇政府上报有关情况信息,加强相关部门的联系。
3、研究解决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4、负责处理应急指挥的日常事务,负责事件发生时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应急方案的执行、联络、信息沟通等工作。
三、预防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各应急组织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监测,注重信息收集传报,制定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措施。
(二)预防预警行动:市文化馆、镇文化站应制定应急预案、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日常工作措施,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蓄。各级公安部门依法负责文博单位安全管理。
(三)预警支持系统
确保安全人员数量,明确职责和识别标志,安装消防设备,报警设备,预留通道,场地。
四、应急处理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即启动应急预案, ……此处隐藏2476个字……工、管理人员学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c.积极配合文物部门组织的文物挖掘抢救和搬迁保护工作。
(4)工程现场文物保护办公室职责:
a.组织各施工班组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学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
b.负责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保护和隔离工作,防止无管人员入内,组织进行工程现场发现文物时,采取保护措施的演习,提高全员文物保护意识;
c.按照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和文物保护部门的指令,积极协助处理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
d.跟踪监督施工现场每一个施工作业人员动态,发现文物及时上报,并保护好现场。
四、重点部位
清基开挖地段、卸土区等地段。
1.我方土方回填卸土区段为铜官古大桥段至在建的铜官博物馆,卸土区实行全封闭,派专人负责看管,严禁一切与卸土无关的人员或车辆入内,卸土车司机在卸土区内严禁下车。卸土区堆满土后,就地进行场地平整并满铺草皮形成绿化地段,且派专人负责看管。
2.开挖现场实行全封闭,严禁一切与土方开挖无关的人员或车辆进入现场。开挖时及时通知文物保护监管单位现场监督。(具体开挖位置及方案见后附图三)
五、文物保护措施在工程现场发掘出的所有文物、古迹以及具有地质研究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迹、化石、陶瓷、钱币或物品,均属于国家财产,因此,在施工中,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1.施工现场实行全封闭化管理,所有施工人员和施工车辆凭有效证件出入工地。
2.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文物保护标志、标牌等。
3.请专职保安16名对工地现场进行文物保护至该项目竣工,配置相应的文物保护专用装备、器材等。
4.加强教育、提高全员的文物保护意识,开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文物保护重大意义、文物保护知识方面的教育,增强全体职工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5.开工前主动和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进行联系,与当地群众进行文物保护方面的调查,对地下是否有文物初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超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6.一旦发现文物,我单位遵守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及《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已开工的要立即停工保护现场,防止任何人员移动或损坏任何该类物品。
(2)及时向文物保护领导小组、业主和文物保护部门汇报。
(3)按照业主和文物保护部门的指令,积极协助处理。
(4)文物保护部门处理完现场,并接到业主和文物保护部门可以继续施工的通知后才能重新开工。
7.不准随意乱刻、乱画、破坏文物,坚决打击、抵制贩卖文物活动。
8.临时设计、施工用地不占用文物保护控制区。凡属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古树、古建筑要加以安全围护。
六、文物保护应急预案
1.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组织机构石渚坪广场项目部文物保护应急指挥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工程总负责人(罗##)
副组长:工程协调负责人(周##)
工程技术负责人(黄##)
组员:工程技术部、资料部、保卫部、安全部、材料部(袁##、高##)
2、应急指挥小组工作职责:
a.接到应急报告后立即赶赴文物发现现场,组织、指挥保护好文物发现现场;
b.在规定时限内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c.迅速对文物发现现场进行勘察,对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的发现文物地段进行封闭,在记明数据和绘制现场示意图的前提下做到预先保护。
d.接待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文物的初步调查;
e.组织、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现场出土文物保护和发掘现场的保护。
f.配合文物调查组开展文物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文物消防安全方案5为深入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县文物保护单位监管机制,改善文物安全态势,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经局领导研究决定,20xx年起,每年在全县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巡查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文物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文物保护质量,全力加速文物事业发展。
二、成立巡查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负责全县文物保护单位日常巡查工作。
组长:林石强
副组长:徐锦生、张向忠
成员:张培森、欧清威、熊茂昌、梁日华、黄惠英、各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文物协管员
三、巡查的对象
巡查对象:各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四、巡查的内容
(一)“四有”工作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否树立标志说明,是否设置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是否建立记录档案。
(二)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保护是否有刻划、涂污行为,是否有擅自拆除、迁移、修缮等行为。
(三)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工程施工是否擅自进行修缮、迁移、建设工程、钻探、爆破、挖掘等作业。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工程设计方案是否经文物部门同意,报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对历史风貌造成破坏的行为。
(四)文物保护工程是否按报经审批的方案进行保护工程施工,修缮、迁移、重建等的设计与施工单位是否都取得了相关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
(五)使用情况,擅自改变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用途的行为,国有不可移动单位的使用人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行为,转让或者抵押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或者将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行为。
(六)安全情况,古建筑管理、使用单位是否按规定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按规定整改安全隐患。
五、巡查程序
(一)做好前期准备。巡查组组织巡查人员学习文物巡查有关文件和工作方案,并与被巡查单位做好协调沟通工作,明确有关事项。
(二)具体实施如下:1、省级保护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巡查。共四处: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冲虚观;罗浮山摩崖石刻;银岗古窑场遗址;陈百万家族建筑群。2、古建筑每2个月进行一次巡查。3、其他文物保护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巡查。(详单见附表)
(三)巡查期间,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使用单位和使用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加强整改落实。
六、总结
(1)综合分析巡查情况。巡查结束后,巡查小组应及时对巡查情况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和研究。
(2)对于巡查工作的总体情况,了解的主要问题及巡查组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进行反映并记录在案。
(3)资料归档。巡查阶段性工作结束后,巡查组要将有关材料整理汇总成册(并附电子文版),统一归档。
文档为doc格式